目录
名家研究
俄国文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金涵巍;3-5
真实可喜与参差对照的世界——论张爱玲小说喜用颜色词的原因吴钰桐;6-8
论萧红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朱宇琳;9-12
守常与新变——论莫言小说集《晚熟的人》董玲;13-16
经典新读
多义的诗旨,典雅的艺术——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赏析盖明浩;17-22
理论新见
从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看评点批评发展特点孙玉红;23-26
网络小说的叙事意象探析胡影怡;27-30
试论十年之际的中国非虚构写作——以梁鸿的“梁庄三部曲”为例阚姜珊;31-33
食物书写与“想象的共同体”——从饮食角度管窥美国华裔作家民族想象的流变彭小萱;34-37
社会历史批评视野下的《新乐府》张楠;38-40
《白老虎》的环境非正义研究智伊;41-44
李春青“中国文化诗学”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要求探析王嘉楠;45-48
作品赏析
论《推拿》中的“疼痛”书写谢小龙;肖英;49-51
地方视野与生存关怀:论罗伟章的方言运用——以《饥饿百年》为例谭霞;52-55
“天体悬浮”下的“湿生活”——评田耳的《湿生活》钟溪;56-59
立松和平《远雷》中的空间书写研究——以城乡冲突为中心葛嫣然;60-63
《黛茜·密勒》中的疾病书写于瑞智;64-66
论《时间中的孩子》中成人与儿童的双向庇护董德明;67-69
想象与现实的互动:华莱士·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感官书写崔媛媛;70-72
浅析《万物既伟大又渺小》中的文学意蕴与人文伦理贾宇天;73-75
诺奖作家作品研究
《贪婪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黄清璇;76-79
读书论道
从知识到实践:科学哲学主题的转变——从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看库恩的科学观范齐文;80-83
诗词品鉴
“诗是有声画”——论王维《田园乐》的艺术世界冷加冕;84-88
论杜甫“四句皆对体”绝句宋莹;89-93
文化传播
文学类少儿期刊栏目的选题技巧——以“微作文”栏目设置为例张磊;彭杏莉;94-96